一句罢了,再说了,你就算年纪再大,到了我这里,还是我的小女儿呢。”
蔡琰原本只想守着父亲的遗产,保护好这些东西,可来了青州之后,又有纪衡和曹旭劝说她,蔡琰看着曹旭就觉得自己也该事
来,女
又如何呢?于是她重新接起了蔡邕当年未完成的工作,如今已经颇有成效如之类的,蔡邕当年已经完成的,蔡琰将其重新整理写
来,还有些只搜集好了资料的,蔡琰就自己
行研究。
蔡先生说的就是蔡琰了,如今蔡琰也被尊称一声女先生的,丁氏也觉得蔡琰很不错,至少比当年只会耍棍棒的曹旭好多了。
这就给大家学习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,蔡邕于是提了重新考证校对的事
,这事需要有个学问
声望
的人来主持,最后也是交给了蔡邕负责。
丁氏于是又戳了曹旭一把:“你就不知动动脑
?你不是跟蔡先生的关系好么?
次你们一
玩的时候就把方氏也叫上,你与她话题少,蔡先生总是能说上几句的,有她在也不会冷场,方氏刚来临淄,也没什么交际圈,夫人小
这里自然有我以后邀请他们一起玩,玩几次见见面也就都认识了,话虽如此,但你也不能表现的太冷漠,总得介绍几个人给她认识,显得你关心人家。”
要说曹旭不同于一般女,蔡琰也是啊,蔡琰也很
独立,但人家就是个文化人,现在在临淄也很有名声,大家都称她蔡先生的。
但在蔡邕最终把这些都整理好,完成本的之前,他被王允
狱,最后死于狱中。
不过曹旭和方氏之间大概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,毕竟压不混一个圈
。
不过也因为蔡琰着实了成绩,因此女学的规模也在纪衡的建议
,改成了二十人。
曹旭嘿嘿笑:“就知母亲疼我。”
但就算是是只了一
分成果,可大家看到成品的时候也是非常惊艳的,曹
很
脆的
令以后青州就以蔡琰整理
的这些作为范本学习了
不过蔡琰却说,蔡邕晚年的时候经过大量的对比考证,觉得当初的熹平石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,作为天读书人的范本,所有人都要对照学习的标准,熹平石经是必须要
益求
的,蔡邕在找到一些当年没有发现的错漏之后,就将这个工程重启,重新审定经文,他自己还写了很多心得
会,以及各种总结,也有了些成果。
丁氏有时候会想啊,如果一定要给她一个息,能够
一番事业来的女儿,给个蔡琰那种画风的多让人省心啊。
因此称蔡琰为先生,是半都不过分的。
当初的女学人数稍稍却也是压凑不齐人数,最后纪衡只好去找同
要说起来,儒家是官定的学说,但各种经典当年由于种种缘故损坏了不少,记录来的,有些残存不全,有些因为笔误又或者记忆错误,可能会有错误和矛盾的地方,有时候同一段文章,不同人记载
传
来的也不同。
蔡琰却将熹平石经的字字句句都记了来,又默写
来,对照其他材料来看,显然是没有错误的。
对于曹旭能够交到蔡琰这么靠谱的朋友,丁氏终于算是欣了一回。
但之后熹平石经毁坏,于是这份心血也就被破坏了,大家又没有了可以作为参照的标准。